中华环保联合会 今天是2024年04月30日

【成果评价】“流域水生态与人居环境协同改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日前,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工商大学组织召开了“流域水生态与人居环境协同改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评价会,该项目由中生源(海南)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北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愿军主持。


评价会邀请到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担任评委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明红院士(线上)担任评委会副主任。

评委会委员包括: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牛军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世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林爱军、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导邓时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卢徐节。



会上,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王晓伟老师进行了技术研发过程、主要工艺路径、应用案例等详细汇报,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一下午的质询、答辩和研讨,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二、针对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综合需求,研发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全域问题识别与诊断技术,提出了流域水生态与人居环境协同改善模式,创新了流域水环境全域数字化监测管控系统,并实现了工程应用。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如下:

1.建立了导数光谱水质反演模型和大范围、准确的快速水质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成像和水质反演形成河湖水质可视化技术,耦合土地功能利用和流域水网分布,为污染物溯源和精准管控提供了依据;

2.研发了基于分格调控单元提升处理效率的水处理装备,发明了柔性装配式蜂巢结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形成了箱式装配可移动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城镇人口变化的污染设施快速新增及设施更新的问题;

3.集成了信息化、自动化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精确感知+智慧决策+无人值守”结合的智慧运营平台,提出了“1+N”组团的智慧管理模式,保障了分散厂(站)集群的稳定运维;

4.构建了流域水生态与人居环境协同改善模式,研发了生态沟渠、生态塘和生态植被过滤带等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软隔离拦截技术,建立了“点-线-面”源头净化等技术体系,提出了人工-自然景观协调的空间结构保护发展策略,实现了治理工程设施与人居环境自然和谐共存。

三、该成果获得专利49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25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18篇,主编标准3项(地标1项,团标2项),专著2部,登记软件著作权11项。

项目成果已在海南、广东、北京等地实现了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发明的柔性装配式蜂巢结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和多功能填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会议最后,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秘书长刘愿军向研制单位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评审委员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专家组对于此次评审的项目给出了客观公正、切合实际的评价,同时也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为研制单位申报科技奖项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国家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联合会开展科技成果评价也是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首批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登记资格的协会,经我会组织评审的科技成果,将有资格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平台上进行登记,同时应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授权,我们将有机会把高水平、高质量的评价成果发布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展示,这也充分说明我会组织评价的科学技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水平,并得到了部里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也推荐获得高水平的技术成果积极申报我会的“科技进步奖”,大力扶持好的科技成果,实现成果转化。


微信群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