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 今天是2024年05月06日

携手合作,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向世界发出重要倡议。

当前,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并肩同行,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应对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携手国际社会共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为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以中国主张引领全球行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绿色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最亮眼的色彩。

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认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成果。

面对全球性危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面对现代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积极做出减排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发布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通过《昆明宣言》。

创新探索推进绿色发展——

我国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增加投资、完善现有设施等方式,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并宣布,中国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不仅有坚定意志,更有实际行动。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首次在冬奥会上使用,到“绿电”点亮冬奥场馆,再到“微火”成炬……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国际奥委会发文称赞北京冬奥会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尝试。

掷地有声的主张、生动鲜活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走向世界。

以中国行动体现责任担当

言必信,行必果。我国以实际行动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充分彰显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坚定践行承诺,绿色贡献赢得赞誉——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速落实。美国卡内基气候治理倡议执行主任亚诺什·帕斯托尔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非常全面。

一手抓减排,一手抓增绿。我国持之以恒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而其中至少有25%来自中国的贡献。

我国的绿色贡献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和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分别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绿化治理成果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

积极推进履约,超前完成履约任务——

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提前达到“爱知目标”。

顺利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履约任务,深入参与《斯德哥尔摩公约》下各项规则和技术文件的制定,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履约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分享中国履约经验。

积极推动《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工作,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7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作为《巴塞尔公约》缔约方,我国在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推进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履约成效,履约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转型升级,助力疫后绿色复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重冲击,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动疫情后全球经济绿色复苏。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钢铁、石化、纺织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节能环保产业成为重要新业态,产值超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

绿色能源充分发力。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10亿千瓦大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金融百花齐放。《绿色债券发行指引》《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文件陆续出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促进资本流向绿色产业,激活绿色发展一池春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绿色复苏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积极外溢效应。“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发展。

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法比尤斯指出:“我们无法指望获得‘气候变化疫苗’,我们需要‘绿色复苏’”,中国行动“为世界重新燃起了真正希望”。

以中国方案深化国际合作

从卡塔尔首都多哈往北约15公里,一座以椰枣碗和珐琅灯笼为设计灵感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即将开幕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比赛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这座体育场是中国企业首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参与的世界杯主场馆建设。

从适合绿色交通方式的场馆位置选择,到比传统体育场节省约40%的淡水用量的精巧设计,从利用流体动力学减少制冷设备能耗,到施工过程严格监控尽量减少污染,环保理念贯穿卢赛尔体育场设计建设始终。海湾研究和发展组织创始主席约瑟夫·奥尔表示,卢赛尔体育场树立了绿色建筑的典范。

除了卢赛尔体育场,还有很多绿色合作项目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着。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的巴基斯坦风电群项目将有力解决当地电力匮乏问题;上海电气总承包的阿联酋迪拜太阳能电站项目将让32万户家庭用上清洁电力……

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我国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政策保障。近年来,我国陆续通过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等文件。如今,“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更是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合作没有局限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还积极参与各项国际合作,以中国智慧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中国方案”。

双边合作领域取得有益进展——

2021年11月10日,我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联手合作,成为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国际组织中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加强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交流。近年来,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非环境合作中心、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等平台建立并发挥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构想》等纲领性文件顺利通过;合作范围从污染治理向绿色金融等领域拓展。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国将继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携手各国,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中国环境报原题为:

携手合作  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微信群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微信群